2014-04-18
2011年,组建整整30年的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以下简称无锡泵所)中,有这么一群“汽车人”,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开拓进取,创造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奇迹。
3月18日,由无锡泵所提出并负责起草制定的四项电控共轨系统国家标准,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正式实施。这四项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外电控共轨系统标准空白,更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新一代发动机核心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不再受跨国公司的制约,为我国电控共轨技术自主创新、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
冲出重围突破垄断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专利,三流的企业卖产品,末流的企业卖苦力”,一汽无锡泵所所长朱剑明的形容非常贴切,对于科研行业,技术就是竞争力,标准就是话语权。
朱剑明以“跨栏”为例:跨栏的栏高和栏间距的标准都是国际栏联统一制定的,各国选拔选手时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如果让某个国家按照本国运动员来制定这个标准,那刘翔按照别国制定的标准来跨栏,必然会因为不适应而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
“汽车工业也是如此。目前汽车行业的很多标准都是由国外制定的,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长此以往,我们的汽车工业始终处于跨国公司的重重包围,没有出路。”朱剑明直言不讳。
跨国公司利用其核心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获取最大利益。多年来,世界五百强德国博世公司利用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汽油直喷、发动机进气系统、汽车尾气排放后处理、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形成一条核心技术链,来制约中国的汽车发动机企业的发展,只要国内企业缺乏其中任何一项关键技术,他们就会捆绑销售,获取高额利润。这使得我们的民族企业只能依赖于他,丧失自主开发能力。
“必须承认,我国的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这种技术垄断必须要打破。无锡泵所用发动机关键技术、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和精密制造技术,策划了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为我国汽车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支持,冲出了跨国公司的重围,突破了其技术垄断。”
自主创新制定标准
我们经常会看到公交车启动时,尾部排出大量浓烟。这是由于公交车使用的是柴油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如果柴油不充分燃烧,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燃料喷射系统,是发动机及其他动力设备的“心脏”和中枢调节系统,技术含量密集。燃料喷射系统的优劣是影响尾气排放的重要原因。因此,燃料喷射系统产品性能的提高,对发动机和汽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控共轨燃料喷射技术代表当前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是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达到国Ⅳ及其更高排放法规的关键技术。目前,德国博世和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等公司的电控共轨燃料喷射技术已经在发达国家大量应用,并开始批量应用于我国高档柴油汽车市场。然而,电控共轨系统的相关标准却严重缺失,这就使我国的电控共轨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应用没有可依据的技术法规,相关行业也很难规范有序地发展。